长虹军工作为中国军工与民用领域融合的标杆企业,其发展历程和技术实力可概括如下:
### 一、军工背景与技术积累
**历史积淀**
长虹前身为1958年成立的国营长虹机器厂,是“一五”期间国家重点工程,曾为“神舟”系列航天工程、嫦娥探月工程等提供关键设备,如航天飞机燃料箱真空氦检技术、防锈处理技术等。
**军工技术转化**
长虹将军工技术通过军民融合战略,成功转移到民用领域,应用于电视、空调等家电产品。例如:
- **可靠性技术** :源自军工领域的严苛实验(如-40℃低温、80℃高温测试),使产品故障率降至极低水平。
- **材料与工艺** :采用航天级钢材(如攀枝花钢铁公司产品)和真空氦检漏技术,确保空调室外机长期防腐防锈。
### 二、产业布局与资源整合
**军工体系**
长虹旗下拥有零八一电子集团、国营780厂等独立军工子公司,涵盖无线电/光电整机、电子元器件、航空材料等领域,承担过多项国家级科研项目。
**军民融合成果**
- **军转民** :将雷达系统、电源管理、通信技术等应用于智能安防、应急救援、新能源汽车等领域。
- **民参军** :提供军用信息系统、特种环境温控、仿真训练系统等,提升国防现代化水平。
### 三、市场表现与战略地位
**销售规模**
2007年军工产业销售额为13亿,2016年增至66亿,年均增长率超50%,成为国内军工龙头。
**行业地位**
长虹是唯一具备军工基因的家电企业,也是较早通过资本布局军民融合的企业,多次获得国家级科技进步奖。
### 四、未来展望
长虹将继续深化军民融合,推动军工技术向高端装备、智能系统升级,同时拓展民用市场,形成“军工+家电”双轮驱动发展模式。
综上,长虹军工凭借深厚的技术积累、系统化的资源整合能力,成为我国军工与民用领域协同发展的典范。
免责声明:本站所有文章内容,图片,视频等均是来源于用户投稿和互联网及文摘转载整编而成,不代表本站观点,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。其著作权各归其原作者或其出版社所有。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/违法违规的内容,侵犯到您的权益,请在线联系站长,一经查实,本站将立刻删除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