混凝土垫层验收规范?

混凝土垫层验收规范主要包含以下要点,综合多个权威来源整理如下:

### 一、基本要求

**厚度要求**

垫层厚度应符合设计要求,若设计无明确要求时,厚度不应小于60mm。对于工业厂房、礼堂等大面积区域,应分区段浇筑。

**材料标准**

- 砂垫层:选用天然中、粗、砾砂,含泥量≤5%(排水固结地基)或≤3%;

- 碎石垫层:碎石粒径≤50mm,细粒含量≤10%,不含草根杂质;

- 混凝土材料:需满足设计强度等级,进场时进行现场验收。

**施工环境**

- 材料需避免阳光直射,存放于通风干燥的料棚内;

- 运输和碾压时禁止直接在设备上操作。

### 二、施工工艺规范

**基层处理**

下一层基土表面需湿润并清理杂物,弹出水平控制线作为施工基准。

**分层铺筑**

- 砂垫层第一层需压实,从两侧向中间分层碾压,厚度≥0.5m时方可使用重型设备;

- 碎石垫层应与桩头密贴,避免空鼓。

**振捣与养护**

- 混凝土振捣应密实,避免漏振,厚度>20cm时采用插入式振捣器;

- 浇筑后12小时内覆盖养护,确保强度发展。

### 三、质量验收标准

**尺寸与缝口处理**

- 垫层厚度偏差≤±5mm,宽度偏差≤10mm;

- 纵向缩缝间距≤6m,横向缩缝≤12m,采用平头缝或加肋板平头缝;

- 厚度>150mm时做企口缝,横缝做假缝(宽度5-20mm,深度1/3垫层厚度)。

**试块与检测**

每层需制作1组试块(面积>1000m²时每1000m²增做一组),检测抗压强度。

**特殊要求**

- 气温长期低于0℃时,必须设置伸缩缝; {$gdata[title]}

- 防水层与混凝土收缩变形需匹配,避免开裂。

### 四、验收流程

**分项工程验收**

模板、钢筋、混凝土等分项工程需分别验收合格后方可进行垫层施工。

**隐蔽工程验收**

基础处理、钢筋绑扎等隐蔽工程需隐蔽前验收签字。

**整体验收**

垫层完成后进行整体质量检查,包括外观、尺寸、缝口处理等。

以上规范综合了《建筑地面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》(GB50204)及地方标准,实际施工中需以设计文件为准。

免责声明:本站所有文章内容,图片,视频等均是来源于用户投稿和互联网及文摘转载整编而成,不代表本站观点,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。其著作权各归其原作者或其出版社所有。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/违法违规的内容,侵犯到您的权益,请在线联系站长,一经查实,本站将立刻删除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