幼儿园室内照明标准主要围绕照度、均匀度、色温、蓝光危害等指标进行规范,具体要求如下:
### 一、基础照明要求
**亮度控制**
幼儿活动室、寝室等主要活动区域需维持300-500流明光照强度,避免过强刺激。 - 幼儿房间建议设置柔和辅助灯光,营造舒适氛围。
**显色指数(Ra)**
所有功能区域显色指数应≥80,确保色彩还原准确,避免偏色影响认知发展。
### 二、环境质量指标
**照度均匀度**
各功能区照度均匀度不低于0.7,避免出现明暗差异导致视觉不适。
**眩光控制**
- 游戏活动室:均匀光照度(UGR)≤19
- 阅读/休息区:UGR≤16。
**色温与蓝光危害**
- 阅读区:色温3300K-5500K,蓝光危害等级RG0;
- 幼儿休息区:色温3000K左右,同样需控制蓝光危害。
### 三、特殊区域补充要求
**安全规范**
- 紫外线杀菌灯需单独设置,高度≥1.80m,开关距地≥1.40m,且需防误操作。 - 动力电源与照明电源需分开敷设。
**应急照明**
疏散通道和安全区域需配备应急照明,照度不低于一般照明值的10%(≥15lx)。
### 四、其他注意事项
- **光源选择** :优先采用LED灯,显色指数≥80,色温3300K左右。- **非教学区域** :如宿舍、玩耍区等,可参照《GB50034建筑照明设计标准》公共空间要求。- **地方标准** :上海、南京、河南等地已实施地方标准,其他地区需关注最新团体标准制定进展。
以上标准综合了国家及地方规范,建议幼儿园在设计时参照《中小学校及幼儿园教室照明设计规范》(DB31T 539-2020)等现行文件,并结合实际情况调整。
免责声明:本站所有文章内容,图片,视频等均是来源于用户投稿和互联网及文摘转载整编而成,不代表本站观点,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。其著作权各归其原作者或其出版社所有。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/违法违规的内容,侵犯到您的权益,请在线联系站长,一经查实,本站将立刻删除。